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科技助力新引擎 水利防灾提效能

来源: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4-11-01 17:09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雅安市处于四川著名的青衣江暴雨区,山洪、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全市现有水库74座,其中水利水库33座,电站水库41座;在册山洪灾害危险区917处(其中高风险区63处、中风险区260处、低风险区619处),威胁13523户42125人,分布范围广,受威胁群众多。市水利局聚焦科技赋能防灾减灾建设,用好科技手段提升灾害防治能力。

(一)以科技夯实防灾基础。一是着力建设“三道防线”。聚焦监测“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全力推进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水位站等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建设,建成雨量站391个、水位站99个、水文站7个及X3波段多普勒测雨雷达1部(位于芦山县)。二是提升预警预报能力。研发雅安市山洪灾害防御精准靶向智慧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立气象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全网发布”系统,今年已向降雨落区各级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短信10万余条,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短信3000万余条,及时提醒广大群众做好出行避让。三是加强科学指挥调度。依托雅安市水旱防御决策指挥系统,将山洪灾害危险区关联就近雨量监测站点、设置预警阈值,及时将临灾预警信息发布至基层责任人,同时结合临灾预警信息和卫星云图变化,及时调度落区乡镇、风险区避险转移和应对情况。

(二)以科技提升防御能力。开展专业化隐患排查。全市水利系统落实专业技术人员5组25人,争取上级资金70万元,通过无人机航拍、RTK定位等技术手段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查明山洪灾害危险区917处;利用机器人、地质雷达分析、伪随机流场法电法等技术手段对病险水库开展渗漏探测,针对性地开展水利水库除险加固,累计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已完成除险加固10座,正在实施除险加固2座。推进山洪灾害综合治理。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对灾害易发、危害严重的地区,科学设计治理措施,在强化非工程措施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工程措施建设,提高抗御山洪灾害的能力。近年来,全市共实施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52条,2023年争取国债项目资金3.73亿,新增治理山洪沟38条。

(三)以科技补强监管手段。推进河湖和小水电信息化监管预报,建成投运数字孪生青衣江流域(雅安段)先行先试项目,利用卫星遥感+AI识别技术,精准排查,快速判别和定位河湖生态、涉水涉砂等河湖“四乱”问题,结合手机APP等手段,及时下发和有效整改,为雅安市青衣江流域防洪排涝提供精准化智能化决策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