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  策
  • 规章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政府规范性文件
    • 部门规范性文件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 历史文件

雅安市水利局对市政协五届第3次会议第7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4-05-31 16:23 浏览次数: 字体: [ ] 收藏 打印

王亚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春旱灾害风险防控和综合整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旱情基本情况

雅安市干旱致灾危险性呈中部低,南北高的趋势。雅安市人口暴露在高和较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于石棉县、汉源县、荥经县、宝兴县、芦山县北部以及其他县(区)下辖各乡镇的中心城区和街道,名山区、雨城区、天全县东部、芦山县南部的人口暴露主要以中到较低风险等级为主,此外大部为低风险等级。

根据气象预测,明年1至2月,我市降雨量较历史同期偏少1~2成,明春气温偏高1~2℃,冬干连春旱趋势愈显,不利于我市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以及茶叶、花椒、枇杷、樱桃、药材等主要经济作物春播春种和生长,农业致灾减产风险大。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加强蓄水保供工程网络建设

一是构建雅安市现代水网。加快推进《雅安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大力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旭家沟水库、蒙顶山水库、大庙水库相关专题已完成。规划实施玉溪河灌区、黄龙水库灌区、清思堰灌区、东风堰灌区、东大堰灌区、上游堰灌区、香林堰灌区、跃进堰灌区、红旗堰灌区等已成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正在实施2座。实施和配套铜头引水灌区、九龙水库灌区、永定桥水库灌区。通过规划引领、工程建设,逐步开展引调水工程间、工程水网与天然水网互联互通,做好天然水资源与工程配置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建设“蓄、引、提、供”功能完备的现代水网体系,构建多源供给、互为备用的水源格局,不断提高水源的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为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强化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增强水源涵养。2023年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6.75平方公里,总投资37120.88万元。2024年,全市计划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0平方公里。

(二)搭建旱情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旱情预案编制。制定完善《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密农业气象监测调度频次,强化防汛抗旱技术指导,积极防范应对冬干连春旱、春夏伏旱、高温伏旱等对粮食生产的挑战,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3.7万亩以上、产量36.7万吨以上。二是加强农业灾害监测预警,市农业农村局与水利、气象等部门建立会商研判工作机制,每月定期发布全市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密切关注高温、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加强农情、旱情趋势分析。在天全县仁义乡红军村建设国家级土壤墒情监测点1个,去年以来,已发布农业气象预警预报信息280期。三是强化水资源调度。制定印发《雅安市跨县(区)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确定6个断面为流域水量分配控制断面,统筹抓好“生活、生态、生产”用水。

(三)完善抗旱协同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修订完善《雅安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明确市级相关部门和县区职能职责,市应急管理局强化统筹,气象、水利、农业农村、水文等部门加强旱情监测预测,掌握水雨情变化、蓄水情况、农田土壤墒情和城乡供水情况,根据农作物旱情划分风险、响应等级和防控措施。二是强化农业抢险保收保障措施。市农业农村局深入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开展走访调查,摸清生产农资需求,针对性储备化肥、农药,确保各项生产资料齐全。成立农业抢险救援突击预备队,开展农村提灌站维护保养,引导农户采取动力提灌、抽水保苗等方式,增强抗旱能力;成立植保统防统治队伍、稻飞虱应急防控队伍,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统防统治等防控服务。去年以来,举办农业防灾减灾专题培训班32期,培训人员3214余人次,开展防汛抗旱演练26次。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粮食产量。发挥雨城区沿陇西河粮经复合、名山区万亩粮经等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作用,开展高产示范创建。组建农业防灾减灾专家服务队,推广地膜秸秆覆盖、中耕培土等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指导,有效应对高温干旱灾害影响。

(四)探索社会共治抗旱体系

一是加强防旱宣传引导。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通过设立宣传台、开展有奖知识问答、举办主题摄影展等形式,坚持线上线下“两发力”,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防汛抗旱、节约用水等法律法规,广泛普及讲解节水知识,引导公众节约水、珍惜水、保护水,唤起全社会的节水理念。二是积极推进节水设施和项目建设。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配备了水标尺等检测设施,完成农业农村厅下达的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任务面积3.36万亩。三是探索节水贷。市水利局在全省率先推出“节水贷”融资服务,为全市节水降耗等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推动水网体系建设。根据雅安市“一主两片”水生产力布局,规划以青衣江、大渡河等重要江河为基础,以引大济岷、玉溪河、铜头引水工程等为通道,以重要支流、河湖连通和输配水渠系为脉络,以相岭湖水库、蒙顶山水库、大庙水库、旭家沟水库、九龙水库、瀑布沟水库等控制性水库为结点,加快推进荥经县相岭湖水库、名山区蒙顶山水库、汉源县旭家沟水库、天全县大庙水库等重要节点工程前期工作,力争纳入国省“十五五”规划。

(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气象部门增强重大气候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根据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联合农业、水利部门对以往水旱灾害防御规划和策略进行科学评估,特别是对地理环境相对特殊、水旱灾害风险较大的县(区)应进行重点考察,并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尽可能降低水旱灾害危害。提升雅安市气候变化预估及灾害风险评估技术。

(三)做好高标准农田项目水利设施、水源现状分析论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蓄引水源保障,争取有条件的项目区实现田间灌溉排水设施与大中型灌区骨干灌排工程衔接配套,科学布局田间灌溉排水渠(沟)道、管道工程及渠系建筑物,因地制宜配套小型水源工程,形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体系,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水稻区灌溉保障保证率达到80%以上,确保旱涝保收、能排能灌。

(四)积极争取抗旱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和上级部门沟通、汇报,争取各类抗旱救灾资金对雅安倾斜,推动提升雅安应对旱情灾害的基础能力,不断提升应对旱情害抢险救援速度,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雅安市水利局

2024年5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

Baidu
map